时间: 2025-02-22 13:31:25 | 作者: 九州体育娱乐
2月8日,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召开。会后,恩平市
2月8日,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召开。会后,恩平市委书记黎沛荣表示,恩平将认真落实全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和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精神,坚决扛起“大梁要一起挑”的政治责任,牢牢抓住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载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练好高水平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为江门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恩平贡献。
产业兴则经济兴。恩平将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强产业、造园区、育企业、求创新,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3亿元,加快建设具有恩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大力开展工业设施更新和技术改造扩能增量、提质增品、降本增利、提效增值四大重点行动,以“链式改造”推动电声器材、纺织服装、陶瓷建材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全年开展技改企业超55家。大力推动四大新兴起的产业产值倍增,加快铸造产业园、道氏固态电池新材料、浩洋增资扩产、湾西国际食品谷等项目建设,今年要实现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产值100亿元、先进材料产值100亿元、新一代电子信息产值50亿元、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产值10亿元。大力培育低空经济产业,加快实现一台工业无人机闭环生产目标,积极申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和省低空经济综合应用试验区,全力打造大湾区无人机全场景测试区。
二是抓好园区建设。抓好园区整合优化工作,持续深入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倍增行动,完成核心区员工村、恩大创客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申报省级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园,全力打造国家级数字控制机床生产基地。
三是抓好企业引育。深入开展“一把手”招商活动,深化政企(协会)联动招商,总结推广数控机床零部件拆解式招商经验,力争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50个、超10亿元项目3个以上,引进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加大“个转企、小升规、强龙头”力度,培育更多链主企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配套企业,今年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小升规”工业公司超30家。四是抓好创新驱动。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企业自主创建技术产业研究院,力争省级创新平台达25个、高新技术企业达188家,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5%。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与中山大学航空学院共建冯如实验室,与广东工业大学、五邑大学等高校深化产业协同创新。
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恩平将坚持以工业武装农业,用制造牵引服务,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为牵引,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行动,坚持“一镇(街)一主导产业”,镇镇联动做好“土特产”文章。建设千亩“美丽渔场”、千亩“优质菜心”、万亩“致富果园”、万亩冬种薯田等,推动预制菜产业园等农业深加工项目投产,打造丝苗米、生猪2个20亿元级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今年林业产业总值达23亿元。加大产销对接力度,以恩平丝苗米、马铃薯、水产品、辣椒为重点,用好恩平农业产业大数据平台,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畅通特色农产品产销渠道。
二是大力发展优质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文旅经济、体育经济、银发经济等现代生活性服务业。深化温泉文化游、红色文化游、田园文化游、冯如文化游、侨乡文化游“五种文化游”,优化细化歇马举人村省级旅游路线,打造全国低空文旅研学新高地。全面启用恩平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精心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山地自行车竞赛项目,大力培育山地自行车、轮滑、滑板等体育产业。健全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积极争取“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在恩平落地,加大适老产品、养老设施等生产企业招引力度,努力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恩平将用好“三通道”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快“融湾建设”步伐,牵引带动全面扩大开放,向外拓展恩平产业体系高水平发展空间。
一是优化产业协作。发挥“冯如文化”品牌优势,加快深江低空经济产业园投入运营、招商引资。用好帮扶协作资金,加快中恩智能家电产业园土地整备和配套设施建设,高质量共建一批县域特色产业园和“反向飞地”,今年中恩智能家电产业园要引进亿元项目5个以上、江门水都产业园引进超亿元项目2个以上。用好特色农产品资源,积极打造大湾区“粮仓”“菜篮子”基地,培育1-2个“湾区认证”农产品,推动“恩平优品”销往港澳。
二是深化对外开放。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办好第三届中国(恩平)国际演艺装备展览会,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及拉美、东盟地区市场,确保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亿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投资兴业的“广袤沃土”。恩平将围绕营商环境、要素保障、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营造一流环境。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实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优化提升“四总”大行动(一件事总集成、一窗口总协调、一专班总帮办、一企业总客服),推动从“通用型”营商环境建设转换到“定制型”营商环境建设,为不同产业提供不同的优质营商环境。
二是持续强化要素保障。深入实施新一轮低效产业用地整治提升计划,盘活低效产业用地不少于1500亩;全方面实施新供国有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强化实体经济用地保障。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与农发行战略合作,提升中长期制造业贷款比重。大力实施产业“新工匠”培养计划,用好恩平市职教园,引育更多智能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等产业所需的技能人才。
三是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立足珠西都市圈连接黄金内湾主要通道,超前谋划深南高速恩平段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谋划建设东成、横陂、那吉三镇高速出入口或高速连接线改线线横陂至大槐段等项目建设,加快实现“镇镇联通、产城联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