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G
联系我们 九州体育娱乐

苏联解体与英国有啥关系?撒切尔夫人在冷战时期布下的局

时间: 2024-11-11 18:27:31 |   作者: 九州体育娱乐

1991年,12月25日,苏联的国旗从克里姆林宫缓缓降下,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

产品特性

  

苏联解体与英国有什么关系?撒切尔夫人在冷战时期布下的局

  1991年,12月25日,苏联的国旗从克里姆林宫缓缓降下,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宣布苏联正式解体,这样一个世界上曾经最庞大的红色巨人倒下了。

  人们对于苏联解体这段历史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流派,一个强调苏联的内部原因,因为戈尔而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失败所导致的,另外一派则强调,是美国从1953年冷战初期,国务卿约翰·杜勒斯提出的“和平演变”计划,在40年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最后导致苏联解体。

  但是我认为,苏联的解体很有复杂的原因,很难用单一原因去概括,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已经算得上是内忧外患,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往往祸不单行。

  正如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已经下台的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吹响了冷战的号角,所以咱们不可以忽略英国对于苏联解体的作用,

  美、苏冷战可完全看成是盎格鲁.撒克逊和东斯拉夫民族之间的一场世纪对决。

  从英、美国家对撒切尔夫人的评价中就能够准确的看出端倪,至少在盎撒文化圈,铁娘子的口碑是很好的,基辛格盛赞撒切尔是一个伟大的首相,一个伟大的女性,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可以依赖,坚定不移的盟友。

  相反,在2013年,撒切尔夫人去世的时候,俄罗斯人对其的评价是“她是一个伟大的人,是苏联和俄罗斯的可尊敬的敌人”,正所谓“彼之英雄,我之仇寇”,抛开敌对立场,撒切尔夫人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还是得到公认的。

  撒切尔出任英国首相是在1979年,这一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支持越南进攻柬埔寨,挟华约的百万大军和数万辆坦克的苏联,让西欧国家为之胆寒,1981年,苏联以出动50万军队的行阅兵仪式震惊世界,向世界宣告其强大的国力。

  此时大部分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在搞缓和策略,生怕得罪苏联,而撒切尔作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却显得格外强硬,铁娘子的绰号从此就跑不掉了,那么为什么英国要硬刚苏联呢?

  西方用尽一切办法颠覆苏联的最终的原因,和什么公有制、集权、民不民主,人不人权,没有丝毫关系。

  相反,在苏联在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撒切尔并不认为苏联的威胁来自于军事,英国最担心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苏联的制度优势会把英国彻底“挤出世界市场”。

  要把英国这个海权国家的根本利益说清楚,那就是另外一篇文章了,长话短说就是,从英国延续四百年来的“大陆均势”策略来看,英国并没有固定的敌人。

  英国既不想统一或者称霸欧洲,也不想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绝对强大的国家,欧洲处于分裂状态,对于英国来说最有利,所以原则上就是谁强就削谁。

  美国和英国隔着大西洋,距离太远,英国也削过,但是在法国的帮助下,英国没能削得动,反正也是儿子,就算了。

  但是苏联不一样,强大的制度优势,再加上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当时的苏联GDP上涨的速度已经高出了英国一倍,很快就可以在经济上一统欧洲,英国离欧洲大陆就隔着英吉利海峡。

  强大的苏联就成了必然的敌人,自然就成为了冷战的排头兵,美国的战略前沿,所以撒切尔对苏联下手,是在沿袭英国传统的“欧洲搅屎棍”策略,这是延续了近四百年的“大陆均势”思维所致,也是英国的地理政治学传统。

  硬钢从来就不是英国的选择,上兵伐谋才是首选,更确切地说是“阴谋”,那么撒切尔究竟是如何促成苏联解体的呢?

  经过详细的调查和研究,英国发现了苏联的诸多软肋,针对这些弱点,撒切尔联合美国总统里根,一起设计了一套整垮苏联的连环陷阱,从制度到文化,从经济到军事全方位的一体化“阴谋”,环环相扣,招招见血。

  撒切尔夫人可以算得上是,完美地继承了美国约翰.杜勒斯“和平演变”的精髓,再配合前好莱坞著名影星,美国总统里根贡献的精湛演技,她着实把盎格鲁.萨克逊人的阴谋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在一帮苏联问题专家的辅助下,撒切尔发现,苏联的第一大软肋就是,宪法存在漏洞,在形式上允许任何一个加盟国,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脱离苏联,这就为其解体埋下了巨大隐患。

  第二,就是苏俄从沙皇俄国时代带来的大国沙文主义,间接导致了斯拉夫兄弟国家之间的不和睦,

  撒切尔的周围不但有智囊,同时还特意吸引,苏联境内有价值的人才移民,这样更容易收集情报,就是培养苏联的内奸,关键是,撒切尔本人身先士卒,亲自收集和分析情报,

  1984年2月,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去世,撒切尔亲自前往莫斯科参加葬礼,在葬礼上,撒切尔第一次见到戈尔巴乔夫,此时他还不是苏领导人,但是撒切尔对他显得格外热情。

  这一年的12月,她邀请戈尔巴乔夫夫妇访问英国,竟然破格用最高规格的礼节招待他们,在长达5个小时的午宴中,撒切尔夫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的痛恨,两人在期间发生了争论。

  戈尔巴乔夫开玩笑地说,我必须声明的是,我并没有奉命来游说您加入”,撒切尔顿时开怀大笑起来,聊天的气氛也变得很融洽。

  第二天在接受BBC的采访中,撒切尔表示非常欣赏戈尔巴乔夫,甚至用“迷人而幽默”这种肉麻的词汇来形容他。

  看来撒切尔夫人深谙心理学,用一次激烈的观念碰撞,情绪上的走位拉扯,拉近了与戈尔巴乔夫的关系,我甚至都怀疑,撒切尔是否接受过英国军情六处的间谍培训?

  撒切尔的智囊们就对戈尔巴乔夫的性格有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他不够谨慎、容易被诱导,极其爱好虚荣,而且与大对数苏联政界精英关系不错。

  是“和平演变”的最佳人选,正是这一次英国之行,她与戈尔巴乔夫建立了看似“友好”好的个人关系,苏联也掉进了盎萨人的“和平演变”陷阱之中。

  随后撒切尔夫人牵线搭桥,促成了美国总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1985年1月在日内瓦的第一次会面,不久任职不到一年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契尔年科去世,3月份,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撒切尔将里根引荐给戈尔巴乔夫的目的是,让苏联陷入一场军备竞赛,因为当时有资格让苏联与之竞赛的也只有美国,从1983年开始,美国总统里根向外界宣布的要投入巨资实施“星球大战”计划。

  从1986年到1990年,苏联军费增长了8%,直到解体前夕,苏联还在认真研制“星球大战”里的太空武器,尤其是激光炮,甚至已经十分接近实战部署,差一点就送到太空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戈尔巴乔夫会轻易相信撒切尔和里根呢?这背后有着一连串的原因,在苏联解体这段历史中,还有另外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叶利钦,撒切尔夫人和叶利钦又有什么联系呢?

  1979年,英国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这一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帝国坟场”绝非浪得虚名,长达近10年的战争,让其深陷战争泥潭。

  与此同时,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就是在太空中建立导弹防御体系,目标是为了拦截苏联的核武器,苏联就被美国拖入了一场耗资巨大的军备竞赛,这让苏联的经济雪上加霜。

  等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苏联的经济困境已经很严重了,所以他急切地希望能够通过改革来发展经济,这样一来,就落入了撒切尔和里根编制的第二个陷阱。

  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改革的失败,让苏联慌不择路,从改革一开始就走错了路线,把主要精力放在重工业和制造业上,轻工业发展非常不均衡,日用品方面特别紧缺,而西方国家的商品丰富是苏联的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70年代,苏联在军事工业方面的投入已经很夸张,在激光、粒子束等武器方面投入了巨资,累计达到100亿美元,所以苏联的产业体系不合理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积重难返,一时半会很难解决。

  经济改革接连受挫,这就导致戈尔巴乔夫病急乱投医,于是戈尔巴乔夫想到了撒切尔夫人和里根,他认为这种所谓的私人关系。

  可以帮助苏联借鉴西方的经验,给其经济注入活力,他与美国总统里根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三年的时间里有40多封往来信件,但是盎萨人怎会是帮助苏联克服经济危机呢?恨不得会趁你病,要你命。

  第二个陷阱就是,给苏联植入思想病毒,就是“民主和自由”,鼓吹所谓的普世价值,美国总统里根主要负责吹嘘“新自由主义经济”,撒切尔在后面添油加醋,所谓“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变“公有”为“私有”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主张一切产业的发展都让市场决定。

  这在不懂经济学的人看来,感觉特别有道理,但是如果任由私有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垄断寡头,如果涉及重要产业,就会绑架国民经济,这种垄断跨国资本是没有国籍的。

  美国在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根源就是自由主义经济引发的全球性灾难,也间接地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已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为了配合“新自由主义经济”这颗毒丸,还需要“民主改革”,于是,英、美披着学术权威外衣,为苏联提供全套改革方案,其中就包括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让俄罗斯经济快速崩溃的“休克疗法”。

  里根和撒切尔借助与戈尔巴乔夫的私人关系,逐渐影响了苏联的最高决策层,在“新自由主义”和“民主改革”的思想作用下,让苏联的人民也渴望改革,最后戈尔巴乔夫被这种思想迷惑,这第二个陷阱的本质就是苏联的大脑里植入病毒,目的是引发内乱。

  苏联的领导层之所以集体中招,本质上是信仰不坚定导致的,从1956年赫鲁晓夫期间全盘否定斯大林开始,苏联“修正主义”就开始蔓延,这些内外原因交织在一起,让苏联的改革走上歧途。

  1987年戈尔巴乔夫开始体制改革,因为认同里根和撒切尔的一些观念,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导致,苏联被英、美着鼻子走。

  1987年12月与美国签署了中导条约,苏联销毁了许多部署在欧亚地区的中程导弹,美国则象征性地销毁了一些淘汰和快过期的导弹,第二年,为了向西方表明了自己的和平诚意,苏联又主动削减50万军队。

  也正是在西方“民主和自由”的政策影响之下,美国和英国才有机会花钱在苏联培养反对派,其中美国向戈尔巴乔夫身边输送一些西方利益代言人。

  其中就包括前苏联的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尽管知道他非常有可能是在替美国做事,但是戈尔巴乔夫不但阻止了克格勃对他的进一步调查,而且还在他的建议下,取消了苏共的对苏联的绝对领导,并且宣布放开媒体禁令,从事后来看,这是一个极其致命的错误。

  戈尔巴乔夫在改革期间,撒切尔还为苏联埋下了另外一个巨大隐患,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叶利钦,从戈尔巴乔夫改革一开始,叶利钦与其步调一致,甚至还一度受到了戈尔巴乔夫的高度赞赏,两人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

  但在不久之后,叶利钦的改革越来越走向极端,引发了一系列内部矛盾,比如,他曾经多次公开抨击苏联的官僚主义,不但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而且激化了内部矛盾,就连一开始支持他的戈尔巴乔夫都有点看不下去了,在改革方法上的分歧,最后导致了二人分道扬镳。

  而英国在这样一个时间段等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撒切尔夫人埋下了第三个陷阱,在她的运作之下,西方将叶利钦推选为“人民阵线”的领袖,这是一个由波罗的海地区的苏联加盟国,内部兴起的一个所谓“民主机构”,专门和戈尔巴乔夫唱反调。

  其实一开始,撒切尔身边的智囊对于是否选择叶利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后来经过多次接触和观察,由撒切尔拍板,最终锁定了叶利钦,他在反对戈尔巴乔夫的过程中,聚集了不少分裂势力。

  1991年6月,叶利钦当选俄联邦总统,开始明目张胆地针对苏联,眼看苏联即将解体在即,苏联的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动了8.19事变,又被称为“八月政变”,其目的是为了挽救苏联,但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随后,在英国的支持下,叶利钦的权力大大加强,他撇开戈尔巴乔夫,与即将独立的苏联加盟国成立了“独联体”,后来其他加盟国纷纷加入“独联体”,苏联从此行将就木。

  成为了一具空壳,戈尔巴乔夫就此离开了权力的中心,其总统职位已经名存实亡,他也彻底被美国和英国抛弃,曾经叱咤风云的苏联就此解体,从世界地图上消失。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中情局的一份秘密文件被破解,原来1983年总统里根宣称的投入1万亿美元的“星球大战”计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其目的,就为了将苏联拖入“军备竞赛”,让其经济雪上加霜。

  这才有了戈尔巴乔夫急于改革的动机,而对于美国的战略误判,增加了苏联经济改革的难度,让苏联人对其制度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从而暴露出问题和破绽,为撒切尔能利用叶利钦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契机。

  历史就是这样扑朔迷离,在每一个当下迫不得已的抉择,影响了历史的走向,英国为苏联描绘了一幅“世界和平”的宏伟愿景,用一个普世价值、一套世界制度,让人类从此消除对抗,消除核威慑。

  不仅华约没必要存在,北约也没必要存在,而当戈尔巴乔夫按照这一个愿景解散华约,自废武功的时候,盎格鲁.萨克逊人露出了狰狞的獠牙,在苏联解体后,北约先后五次东扩,用把利刃将俄罗斯逼入墙角,直指其咽喉,此时的俄罗斯人不知作何感想?

  撒切尔夫人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长达11年之久,既经历了美苏冷战的激烈的交锋时刻,也见证了苏联的解体。

  晚年她因为中风患上了老年痴呆,从2003年他的丈夫丹尼斯爵士死亡之后,她在孤独凄凉中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0年,2013年,英国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但是有一半英国人为她的死而欢呼雀跃,戈尔巴乔夫也看透了撒切尔为他精心编织的陷阱,拒绝参加她的葬礼。

  像撒切尔夫人这样的政治家注定是孤独的,在她眼里,只有敌人和对手,从来就没有“朋友”二字,俄罗斯人在苏联解体之后,也逐渐明白了一句古老的中国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苏联解体与英国有啥关系?撒切尔夫人在冷战时期布下的局(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 能否做到?切尔西前次英超局面客场三连胜是孔蒂执教时期
下一篇: 军工板块全线爆发:高端制造和信息技术引领新风口!
相关产品
  • 大族战略合作
    More
  • 企业复工
    More
  • 军工电子板块12月30日跌116%泰豪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999亿元
    More
  • 国产代替加快!2024年绩优+高添加光刻机名单曝光主张保藏!
    More
  • 10月29日军工电子职业十大牛股一览
    More
  • 上市激光配备体裁名单需求咱们来重视!(20241220)
    More
  • 【外媒看龙湾】温度新闻客户端 温州高新区国家排名八年连升
    More